腾讯为啥不在美国上市而在香港上市?

2024-05-04 22:06

1. 腾讯为啥不在美国上市而在香港上市?

“腾讯选择在香港主板上市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刘炽平回忆说。选择香港还是美国是这个项目中的难点之一。当时选择在美国上市非常有利,因为处于互联网
行业重新升温的美国市场,同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估值应该会高很多,创始人可以赚更多的钱。但腾讯上市并不只是追求那一刻更高的估值,也不是为了短期的
套现,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才是腾讯上市的最终目的。高盛和腾讯的领导层达成了共识,于是都把目光投向了香港。比起美国纳斯达克,香港的投资者更了解腾讯,
更明白腾讯的价值。当然也要让熟悉QQ、熟悉腾讯的用户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接触腾讯,获得参与腾讯发展的机会。
除了以上的考虑,腾讯员工的利益才是选择香港主板最重要的一颗砝码。因为腾讯在上市之前承诺了员工持股,如果起初的估值越合理的话,便可以让员工,和投资者以同样的金额获得更多的股票数量,长期来看,增值空间更大。
刘炽平继续说道:“腾讯这种关心公司长期发展,关心公司员工的文化和思想,对我来说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在一家企业稳固发展的时候,你很难看出领导人的本质,但是当要做一些关乎自己命运,或者是做一些比较艰难决定的时候,我们看到腾讯做出了正确和长期的决定。”
最后补充几句,其实在中国,我最喜欢的,也就腾讯和阿里巴巴两间公司,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香港上市。我想阿里巴巴那边的想法也差不多,马云曾经说过要持续发展100年,虽然这看来有点空,谁也说不准互联网公司能发展多久,以Yahoo为代表就是衰落公司一个例子,但我们都应该尊敬这两间公司最初的想法和目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万望采纳

腾讯为啥不在美国上市而在香港上市?

2. 为什么中国的各大网络公司都要去美国或者香港上市?为什么不能在国内上市呢?

其实,很多“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黄香蕉:虽然看起来业务在中国,管理层在中国,但是资金来源与注册点都是境外。互联网公司一般都是轻资本企业,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用以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所以资金来源经常是风险投资。而风险投资又经常来自于境外。例如阿里巴巴的主要投资方雅虎和软银。风险投资的主要获利途径是在被投资企业上市时套现。考虑到中国目前禁止外资控制信息企业,外资风投一般都会拒绝被投资企业在国内上市(事实上,被外资实际控制的互联网企业不可能在国内上市,可变实体在中国证监会看来是非法的)。所以被投资企业一般是在海外注册。进一步考虑资本流动的成本和税收问题,最终大部分“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注册在开曼群岛或者类似的,对于企业治理结构监管极松的地方。所以,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可以问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美元基金投资,注册在开曼群岛,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都喜欢在中国做生意?从监管的角度看,中国对于上市企业的要求比较高(原本是出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但是实践证明有很多弊端,但这不在本题的讨论范围内)。例如要求企业连续盈利。这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例如,豆瓣在上线6年之后宣布,如果不进一步研发,即可盈利,但是至今豆瓣的盈利都不显著。如果等到盈利才能进入股市融资,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会饿死。而美国证监会是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的。这需要完善的法律与监管环境相配合来保护非机构投资者。而这种环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从企业注册的角度,中国目前是工商登记,而美国是商事登记,后者对于企业本身的要求很低。在上市环节,国内审批时间非常长。而2009年纽交所向纳斯达克看齐之后,上市要求比国内低得多。作为全球最激进的交易所,纳斯达克甚至允许双重股权(阿里巴巴没有在香港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港交所坚持同股同权)。
麻烦采纳,谢谢!

3. 腾讯为什么不在国内上市

腾讯不在中国A股上市原因:以最低的成本,融到最多的钱。
一家企业上市,主要的依据包括:
上市成本、融资规模、政策因素、股东意愿等等...
1)上市成本来说,这对于不同的地点上市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国内的上市成本就较高。
2)融资规模,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融资,所以在除开上市成本、政策限制、财务要求等等以外,主要的依据就是融资的规模,股权融资通常是融资成本很高的一项融资活动,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企业卖一个好价钱,所以不同市场能给出的平均市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规模,中国股市05年前经历了五年熊市,市场气氛低迷,优质的企业当然不愿意在国内融资,于是纷纷选择海外上市,但05年后国内股票市场人气很高,所以不少在海外上市的企业都纷纷的选择国内A股市场
3)政策因素,国内上市目前还处于核准制,操作比较复杂,国外发达市场多数采用注册制,限制较少,上市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以及该公司背后的股东,也会影响上市地点的选择,比如外资所占比例等等....
4)股东的意愿,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指企业自身的意愿,个人爱好

腾讯为什么不在国内上市

4. 百度阿里腾讯为什么要在美国上市?他们为什么不在其他国家上市能比如中国?

很多中国投资者经常抱怨,为什么象腾讯、百度(BIDU)、新浪(SINA)这些 “好公司”,都不在A股上市,而是跑到美国、香港资本市场上去上市?
最初始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公司在A股根本上不了市。
上不了市的原因主要是几个:
1,财务指标达不到A股的上市标准,只好去美国上市。
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个疑问。我们来看看吧,百度2003年才宣布盈利,至上市时盈利的记录只有两年。而直到上市当年前一个季度,百度的净利润才只有30万美元,相当于240万元人民币,这根本达不到A股中小板的上市条件“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甚至达不到现在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
百度还算好的,新浪搜狐(SOHU)网易(NTES)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公司不要说盈利,连盈利模式都说不清呢,更说不上达到A股的上市标准。
2,因为A股不堪“圈钱”。
比如某次股市暴跌之后,很多投资者要求停上ipo,以阻止“资金被分流”。没想到监管部门从善如流,真把ipo给停了。但企业还是得融资啊。所以这段时间,中石油(PTR)中移动这些比较优秀的央企都跑到香港去圈钱,此后也去美国发行了adr.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中国的监管部门是最为投资者着想的监管部门,特别害怕投资者买到质量不好的股票,所以不厌其烦地设置了严格的上市审核程序;还害怕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炒股亏钱,所以不但设置了涨跌停板这样的“保护措施”,还经常为了二级市场的稳定“调整ipo节奏”。
这样美好的设想,结果却完全背离初衷。A股上市公司质量并不如人意,而成长性最好的公司,给投资者带来最高回报的公司,基本都跑到国外去上市了。而A股依然是全球波动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
结论可能也比较简单:监管机构不应该也不可能通过上市审核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负责,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是过往财务数据这些固态指标可以锁定的;监管机构不应该也不可能对二级市场的波动负责,市场的波动也不是涨跌停板或者“ipo节奏”可以遏制的。
不过,在监管部门的精心呵护下,A股确实有它的神奇之处,就是现在的融资功能超强,尤其是去年以来炙手可热的创业板,市盈率搞到几十上百倍易如反掌,家家超募,有幸上市的公司一个个笑开了花。
在这种人傻,钱多,速上市的格局下,还会有公司去境外上市吗?
我认为还会有。
首先还有很多公司永远达不到A股的上市标准。对于真正急需融资的成长型企业来说,即使现在创业板的上市门槛,也还是高不可攀。
即使达到A股的上市标准,也还有很多企业会到境外上市,原因为可能是企业的境外投资结构,而更重要可能是上市的过程、感受和隐性成本。
一家公司要上市,就是把自己的一部分股权卖给愿意买的人,本来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意,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成了中国难度最高的事情之一,上一次市相当于脱一层皮。在漫长的排队,等待审批的过程中,上市公司能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乙方”角色,不但要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还要承担数额不菲的表外成本。当初想为投资者负责的制度设计,对每个上市公司进行严格审核,已经异化成一个制度怪兽,不知是为谁服务。而选择去海外上市,除了海外上市的中国部分审批环节之外,上市公司很清楚自己的“甲方”角色,能感受到投行、交易所都是为它服务的。
A股上市因为估值高,ipo融资能力较强,但企业要再融资、制定股权激励政策时,又面临跟ipo差不多的审批程序。而在境外市场,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更不用担心股民在再融资时骂你“圈钱”,这也是很多公司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上市不仅是ipo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建立一个可持续使用的融资平台。
归纳起来可以这么说,上市前的审核,上市后的交易,已经使A股形成跟境外资本市场有所区别的气场,你很难说哪个气场好,哪个气场坏,但企业还是会有所偏好的。
所以我认为公司去境外上市,并不会因为A股估值高而减少。也很难说,这些企业里面,会不会出现让A股投资者无缘的“好公司”。搜房网(SFUN)最近准备在美国ipo了,它是不是“好公司”呢?
如果我们认为优秀公司到海外上市,A股市场发行市盈率高是问题的话,那这问题何解?
已经有很多人士支了招。前几天刘纪鹏、曹凤歧几位老师写了一篇宏文对创业板公平和效率缺失的反思,建议A股市场不但询价方面要市场化,在上市公司的数量方面也趟开供应,用上市公司的量来冲淡资金这个水,从而拉低估值。
对发审制度进行更加开放的改革,直至改成注册制,当然是中国资本市场迟早要走的路。但如果认为光靠这个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就太天真的,视野太窄了。
过去的所有经验都证明,在中国,凡是开放的行业就搞得好,封闭的行业就搞不好,资本市场我认为也概莫能外。
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改革发审制度,仅仅是很有限的开放,那什么是彻底的开放呢?
资本市场的彻底开放,除了发审制度改革之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走出去,国内的钱可以自由地出去投资,国内企业可以自由地出去上市;另一个是放进来,国外的钱可以自由地进来投资,国外的企业可以自由地到A股来上市。外面的市场是大海,A股是市场是湖泊,最后的结果,应该是湖海连通,这样才能解决堰塞湖的风险。当然,我们也要面对大海里的惊涛骇浪,但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成长所必须的。甚至,这都不是最终的图景。在资本全球化,交易电子化的大趋势下,资本市场的国界终将消融。一个账号,可以购买全世界所有的投资品种;一个市场ipo,全球各地投资者都可以买到。那时候,就根本无所谓在哪里上市了。

5. 腾讯为什么不在中国A股上市?

腾讯不在中国A股上市原因:以最低的成本,融到最多的钱。
一家企业上市,主要的依据包括:
上市成本、融资规模、政策因素、股东意愿等等...
1)上市成本来说,这对于不同的地点上市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国内的上市成本就较高。
2)融资规模,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融资,所以在除开上市成本、政策限制、财务要求等等以外,主要的依据就是融资的规模,股权融资通常是融资成本很高的一项融资活动,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企业卖一个好价钱,所以不同市场能给出的平均市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规模,中国股市05年前经历了五年熊市,市场气氛低迷,优质的企业当然不愿意在国内融资,于是纷纷选择海外上市,但05年后国内股票市场人气很高,所以不少在海外上市的企业都纷纷的选择国内A股市场
3)政策因素,国内上市目前还处于核准制,操作比较复杂,国外发达市场多数采用注册制,限制较少,上市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以及该公司背后的股东,也会影响上市地点的选择,比如外资所占比例等等....
4)股东的意愿,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指企业自身的意愿,个人爱好,个人喜恶等等,以及愿意被怎样的财务标准所要求。

腾讯为什么不在中国A股上市?

6. 百度阿里腾讯为什么要在美国上市?他们为什么不在其他国家上市?

很多中国投资者经常抱怨,为什么象腾讯、百度(BIDU)、新浪(SINA)这些 “好公司”,都不在A股上市,而是跑到美国、香港资本市场上去上市?
最初始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公司在A股根本上不了市。
上不了市的原因主要是几个:
1,财务指标达不到A股的上市标准,只好去美国上市。
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个疑问。我们来看看吧,百度2003年才宣布盈利,至上市时盈利的记录只有两年。而直到上市当年前一个季度,百度的净利润才只有30万美元,相当于240万元人民币,这根本达不到A股中小板的上市条件“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甚至达不到现在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
百度还算好的,新浪搜狐(SOHU)网易(NTES)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公司不要说盈利,连盈利模式都说不清呢,更说不上达到A股的上市标准。
2,因为A股不堪“圈钱”。
比如某次股市暴跌之后,很多投资者要求停上ipo,以阻止“资金被分流”。没想到监管部门从善如流,真把ipo给停了。但企业还是得融资啊。所以这段时间,中石油(PTR)中移动这些比较优秀的央企都跑到香港去圈钱,此后也去美国发行了adr.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中国的监管部门是最为投资者着想的监管部门,特别害怕投资者买到质量不好的股票,所以不厌其烦地设置了严格的上市审核程序;还害怕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炒股亏钱,所以不但设置了涨跌停板这样的“保护措施”,还经常为了二级市场的稳定“调整ipo节奏”。
这样美好的设想,结果却完全背离初衷。A股上市公司质量并不如人意,而成长性最好的公司,给投资者带来最高回报的公司,基本都跑到国外去上市了。而A股依然是全球波动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
结论可能也比较简单:监管机构不应该也不可能通过上市审核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负责,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是过往财务数据这些固态指标可以锁定的;监管机构不应该也不可能对二级市场的波动负责,市场的波动也不是涨跌停板或者“ipo节奏”可以遏制的。
不过,在监管部门的精心呵护下,A股确实有它的神奇之处,就是现在的融资功能超强,尤其是去年以来炙手可热的创业板,市盈率搞到几十上百倍易如反掌,家家超募,有幸上市的公司一个个笑开了花。
在这种人傻,钱多,速上市的格局下,还会有公司去境外上市吗?
我认为还会有。
首先还有很多公司永远达不到A股的上市标准。对于真正急需融资的成长型企业来说,即使现在创业板的上市门槛,也还是高不可攀。
即使达到A股的上市标准,也还有很多企业会到境外上市,原因为可能是企业的境外投资结构,而更重要可能是上市的过程、感受和隐性成本。
一家公司要上市,就是把自己的一部分股权卖给愿意买的人,本来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意,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成了中国难度最高的事情之一,上一次市相当于脱一层皮。在漫长的排队,等待审批的过程中,上市公司能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乙方”角色,不但要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还要承担数额不菲的表外成本。当初想为投资者负责的制度设计,对每个上市公司进行严格审核,已经异化成一个制度怪兽,不知是为谁服务。而选择去海外上市,除了海外上市的中国部分审批环节之外,上市公司很清楚自己的“甲方”角色,能感受到投行、交易所都是为它服务的。
A股上市因为估值高,ipo融资能力较强,但企业要再融资、制定股权激励政策时,又面临跟ipo差不多的审批程序。而在境外市场,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更不用担心股民在再融资时骂你“圈钱”,这也是很多公司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上市不仅是ipo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建立一个可持续使用的融资平台。
归纳起来可以这么说,上市前的审核,上市后的交易,已经使A股形成跟境外资本市场有所区别的气场,你很难说哪个气场好,哪个气场坏,但企业还是会有所偏好的。
所以我认为公司去境外上市,并不会因为A股估值高而减少。也很难说,这些企业里面,会不会出现让A股投资者无缘的“好公司”。搜房网(SFUN)最近准备在美国ipo了,它是不是“好公司”呢?
如果我们认为优秀公司到海外上市,A股市场发行市盈率高是问题的话,那这问题何解?
已经有很多人士支了招。前几天刘纪鹏、曹凤歧几位老师写了一篇宏文对创业板公平和效率缺失的反思,建议A股市场不但询价方面要市场化,在上市公司的数量方面也趟开供应,用上市公司的量来冲淡资金这个水,从而拉低估值。
对发审制度进行更加开放的改革,直至改成注册制,当然是中国资本市场迟早要走的路。但如果认为光靠这个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就太天真的,视野太窄了。
过去的所有经验都证明,在中国,凡是开放的行业就搞得好,封闭的行业就搞不好,资本市场我认为也概莫能外。
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改革发审制度,仅仅是很有限的开放,那什么是彻底的开放呢?
资本市场的彻底开放,除了发审制度改革之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走出去,国内的钱可以自由地出去投资,国内企业可以自由地出去上市;另一个是放进来,国外的钱可以自由地进来投资,国外的企业可以自由地到A股来上市。外面的市场是大海,A股是市场是湖泊,最后的结果,应该是湖海连通,这样才能解决堰塞湖的风险。当然,我们也要面对大海里的惊涛骇浪,但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成长所必须的。甚至,这都不是最终的图景。在资本全球化,交易电子化的大趋势下,资本市场的国界终将消融。一个账号,可以购买全世界所有的投资品种;一个市场ipo,全球各地投资者都可以买到。那时候,就根本无所谓在哪里上市了。

7. 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腾讯是上市公司吗?

引言:公司也是分很多种的,有一种就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大家的印象中还是出现比较多的,那么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呢?腾讯是上市公司吗?

一、上市公司的含义上市公司有个特点就是它发行了一个股票,而且它的股票能够在交易所中进行交易,而这个股票是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所授权的监管部门进行批准的。通常情况下在我国的交易所里面就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那么在国内主板市场发行股票的话,那么它的股票代码就可以在这些交易所中查到。除此之外还有创业板,而上市公司就是指这一公司在这些市场上发行股票,而且股民们能够进行交易,那么就是上市公司了。

二、腾讯公司腾讯是上市公司吗?答案是的,而且腾讯是在港股上市的。所以说一般人想要知道腾讯的股价的话,只要搜港股的市场就行了。腾讯是在2004年的时候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腾讯在香港证券商易所上市之后,股价一直都是保持着一个不错的状态。而且腾讯的业务比较广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社交了,除此之外还有游戏。目前腾讯的市值还在进一步的攀升,从市值估计上来说已经有1500多亿美元了。市值的估计就是将腾讯市面上股票的价值乘以股票总数就可以知道了。

三、上市公司的优势如果说一个公司是用自己是上市公司的话,那么就询问他的股票代码,通过股票代码就可以知道这个公司的名字,而且一定要好好的对照一下,以免自己看错了名字。因为上市公司通常就代表着经营比较合规,而且如果觉得有价值的话,还可以随时的进行投资。

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腾讯是上市公司吗?

8. 为什么中国公司到海外上市

我们常常听到看到一大波企业高管和各界名流,在公司去纽交所上市时敲钟或见证敲钟,那么公司上市为什么要敲钟?为什么要去美国呢?